新闻中心
地名资讯 “地图集编制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特邀报告集萃星空体育官方网站
2024年5月30-31日,以“地图集创新设计与发展”为主题的“地图集编制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在西安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成功举行。来自全国近60家科研院所、高校、出版单位、企事业等单位的200余名地图学领域专家学者齐聚煤航,围绕专题地图编制理论方法、地图传承与创新、智能化工程制图、地图集成果应用和在线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研讨会邀请了来自行业和高校22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2个大会特邀报告和20个大会专题报告。现将会议主题报告的精彩内容集萃进行分享,以飨读者。
中国工程院王家耀院士的报告从地图集的发展历史切入,阐述了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是地图集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的地图集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形成、提升与充实的观点。
报告分三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从地图集的定义、基本特点、现代特征、类型、功能作用五个方面来论证,明确指出地图集是科学表达非线性复杂地理世界的“百科全书”,是人类最伟大的创新思维之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地图集发展史上的每一次进步或高潮的兴起,都是创新驱动的结果。特别是当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加速渗透融合的形势下,先进理论引领、AI技术赋能、地图文化铸魂、社会需求植根等因素都推动了地图集的创新发展。我国地图集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并形成了新的设计理念、新的结构体系、新的选题思想、新的服务方式和新的合作机制的“六新”特色。同时我国地图集也不断展开“设计→编绘→出版”全过程、“总体设计、符号设计、内容表示方法设计、最佳可视化设计”多方位的数智化转型。我国的地图集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的阶段,步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方创琳的报告分为“国家需求导向下专题地图集编制的重要性”、“《中国城市群地图集》编制框架与成图特点”、“《青藏高原城镇化绿色发展地图集》编制框架”和“编制目标---《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系列图集》32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国家和城市发展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城市地理专题地图实用性和作用以及发展新方向等方面进行阐述国家需求导向下专题地图集编制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从城市群建设的国际和国家需求、实施层面城市群一张图规划、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引入,再具体介绍了《中国城市群地图集》编制框架与成图特点和学术影响与应用。
第三部分从国家战略需求层面引入再对《青藏高原城镇化绿色发展地图集》编制框架和成图特点具体介绍。
最后一部分介绍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情况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系列图集》32本的编制目标。
中国测绘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制图协会(ICA)副主席刘纪平的报告主要围绕三个部分展开:从ICC大会看制图的发展、AI时代地理信息与制图的机遇以及面临挑战的思考。报告首先介绍了国际地图制图大会以及中国代表团的主要成果,详细分类别举例介绍了学术交流报告涵盖的地图的本质属性、制图知识体系构建、制图学的技术驱动、AI支持的制图技术、实时可视化制图、地图数据融合、地图新产品、可持续发展应用、公众应用、艺术伦理历史等内容。
报告的第一部分提出了六个值得关注的问题:ICA涉及的领域进一步扩充和易于接轨、ICA将更加专注于UN等国际组织的合作、技术委员会划分更为精细和专业化、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地图制图和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理论和新技术生态体系构建方面更为聚焦,特别是对制图的本质探究和知识体系构建及新技术融合方面有新特点、地图的表达手段融入更多现代元素和文化印记,更加注重互动。
报告第二部分从地理位置推断、地理目标识别、建图建模、地理空间大数据分析决策、地图生成、AI支持的实景三维表达等专业角度,使用丰富的案例介绍了AI时代地理信息与制图的机遇。
报告最后对地图制图行业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地图制图行业正面临着基础研究深化和重构、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地图内容智能理解、安全威胁、工程化挑战等一系列问题,希望行业内外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以推动地图制图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孝忠介绍了2024年4月21日,全球首套高精度1:250万《月球地质图集》正式出版发布。报告围绕《图集》的研编历程、总体方案以及月球地质的前世今生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月球是了解地球的一把钥匙,目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的探月热潮之中,我国自主实施的探月工程获得了大量数据资料,为开展月球地质编图奠定了基础。从2012年10月开始,《图集》的研编计划正式启动。《图集》以我国嫦娥探月工程的科学探测数据和其他已有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月球岩石、地层、地质构造、地质年代等要素的综合集成研究,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球地质编图技术标准,编制了1:250万月球地质-构造-岩石系列图件,提出了“三宙六纪”月球地质年代划分新方案,表达了12340多个大于10km的撞击坑和81个大中型撞击盆地,开发研制了月球地质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了以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并重的类地行星演化新模式。
《图集》的编制不仅为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载人登月选址与路径规划、月球资源开发利用、月球科研站建设提供重要资料,也将服务于国家深空探测的战略布局和长远规划。
煤航集团专题地图创新设计中心主任、中煤地西安地图制印有限公司科研副总高晓梅,作为会议主要承办方,在报告中回顾了煤航专题地图编制方面的品牌发展历程,介绍了煤航专题地图编制与制印各个发展阶段的技术特点和生产体系,展示了一系列服务国家和行业的重大工程、精品工程和专题工程等地图集品牌项目。
报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地图集》、《多哥地图集》、《深圳市地图集》和《中国城市群地图集》等重大专题地图集代表作品在编制设计与应用服务上的设计与创新探索为案例,介绍了煤航在地图可视化表达、全数字一体化编辑出版、蝴蝶装无缝装帧、绿色印刷和融媒体在线发布等一系列创新探索成果,展现了专题地图编制与印刷领域的技术积淀与产品创新体系。
最后,面向新的技术发展,报告重点介绍了煤航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专题地图集共享服务平台——“中国专题地图集资源网”的架构与关键技术,展示了图集信息共享、目录共享,静态地图集、动态地图集、交互式地图集等多层级共享与发布模式的创新应用示范。提出了面向服务国家和行业应用需求,通过建设专题地图集信息共享与知识服务平台促进地图集成果传播应用的构想,并向与会成员发出中国专题地图资源网共建共享倡议,共同推动地图集创新发展。
安徽省第四测绘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方剑介绍了安徽省第四测绘院多年来深耕地图集编制领域的工作历程和成果,概括了由此形成的地图集类产品体系架构:即省级综合性图集、跨行业融合类图集、辅助领导决策图集等。并以《安徽省地图集》等代表性作品为例,详细剖析了不同类别、不同版次的图集成果间的传承与创新,总结出图集编制的安徽经验,提出“地图哲学的引领、地图文化的践行、用地图讲好安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地图编制的安徽方案”的地图编制理念,最后,方剑院长分享了关于地图集编制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考和实践举措。
湖北省地图院副院长汪冰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湖北省城市地图集系列》由全省13个地级市(州)和4直管市(林区)共17本地图集组成,从多维度的视角分析城市的地理特征、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和区域发展,专题地图内容设计以构建清晰、明朗的城市特征为出发点,展示城市的结构与功能、历史与文化、过去与未来,塑造立体化的城市形象。
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高级编辑方芳在报告中强调了设计思维在地图集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她的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在体现信息之形、用户之需、技术之域、地域之奇、品牌之貌和创新之机等方面的作用。通过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的实践案例探讨了地图设计不仅仅是符号、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设计强化地图集所承载的多元信息之间的联系,提升地图的表现力和功能性。
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地图编制研发部部长何玉霞通过多部内蒙古系列地图集主要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在地图应用和实践方面所做的工作成就。其次,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图集》设计与创新,展现了内蒙古的独特文化和自然禀赋,反映了内蒙古的建设成果,并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该地图集的设计主体思路是基于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战略定位,旨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展示内蒙古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社会布局、资源环境治理、科学发展成就和历史文化。
贵州省第三测绘院研究员陈燕妮在报告中介绍了在大数据时代编制地图集多维度创新思考与实践的过程。报告内容结合贵州有关地图集的编制从四个部分:地图集的选题思考、结构设计、内容挖掘与创意表达以及视觉艺术设计阐述有关探索。选题方面提出应紧跟新时代国家地域战略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需求,深度挖掘应用大数据信息,满足各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选题应精细化、精准化、功能化。
结构设计方面,根据选题和地域特点,围绕主题多维度全面、完整、系统性地创新构思逻辑框架结构,充分考虑主题内容的总分关系、层次关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时间关系搭建地图集的章节划分、图幅展开。在内容挖掘与创意表达方面,提出大数据时代地图集内容从专题对象的地理空间关系到转向时空关系的表达;从通过大规模海量多源(元)异构数据的融合、知识提取、逻辑关联来呈现主题的多维属性;从结合空间分析、模型构建等数据分析手段,对主题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趋势、现状、结果等进行深度挖掘。最后,在视觉艺术设计方面,要注重结合主题以和谐统一的版式、符号、注记和色相系统,以及恰当的封面和内文设计装帧,来提升地图集的最终视觉艺术效果。
上海市测绘院第四分院副院长忻静基于“地图集创新与发展”交流主题,忻院长创新地以四组灵魂拷问,生动而又深刻地同全场与会人员一起碰撞了城市综合地图集设计思想火花,以期产生地图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多巴胺”。
在报告中,她说明了城市综合地图集的编制工作是“史、图、典、志”文化工程之一,能够全面反映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的发展,是城市和地区综合发展的象征,在记录、表征和凸显城市文化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让人们对城市文化产生共鸣,同时填补地方志、年鉴等传统城市文化存储和宣传手段无法满足信息化社会中人民对城市文化的旺盛需求,并提出当代地图人应当积极寻找能触发城市文化的共鸣点,并努力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审美倾向、使用习惯开展多维创新设计,讲好城市故事,以顺应大数据时代应用推广。忻院长以突出主题、营造情景感、注重故事性为原则,通过融合内容、编排结构、表示方法、色彩、装帧等多维度设计要点,构建了由关键要素、认知架构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实现路径、设计逻辑等组成的叙事化设计理论框架。她基于《上海市地图集》(2021版)的实践应用,进一步阐述了城市综合地图集的叙事化设计应围绕叙事线索、叙事视角、叙事情境、叙事节奏等四方面的实现路径展开,并简要分析了如何将城市发展的多元时空专题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以塑造立体的城市形象,同时嵌入个性化、情境化的视觉表达元素,强化呈现效果。报告里忻院长结合新质生产力提炼了一系列城市综合地图集领域可以用来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词,并表达了“用科学构建城市画像,用技术叙说城市故事,用文化传播城市共鸣,也许就是城市综合地图集要义所在”的观点。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王玮在报告中介绍了地图集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地图集作品,包括综合性地图集、专题地图集以及具有特殊主题和反映特殊信息的媒介地图集。同时,还探讨了地图集中蕴含的文化传承表达,特别是关于自然资源的文化内涵。通过介绍不同地图集的作品,特别是青岛院近几年在地图文化以及专题地图集的探索研究方面所做的成果,展示了地图集作为传达信息、知识和文化的工具书的重要性。最后,强调了地图集的创新和融合,以及地图集在社会、经济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院副院长王向飞介绍了《广西两会用图》《广西区情图册》《广西历史地图集》等产品在策划设计、内容架构和表达方式上的变化,以及在地图服务理念和方式上的创新,通过多个案例分享了广西地图院在地图生产和服务方面的经验。同时,在报告中介绍了地图集生产、质检和审批流程的改进以及地图集产品在不同场景中的衍生和应用。最后,王向飞提出了关于地图编制理论创新和数据获取方式改进方面的思考,强调了成果宣传和应用的重要性。
西安地图出版社副编审、地图编辑部主任呼雪梅在报告中介绍《陕西省地理国情图集·2020》是陕西省地理国情图志系列的第二部,全省域、全方位地系统展示陕西省及设区市地理国情的分布特点,突出监测成果应用价值。图集由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区域国情3 个篇章组成,资源生态篇专题类型包括序、山、水、林、田、草、沙等;经济社会篇专题类型包括经、人、居、城、路、科、教、文、卫、体、游等;区域国情篇包括陕西省10 个设区市,以及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内容表达上继承省域资源生态篇的专题序列,进一步丰富表达指标,挖掘区域特色。在编制特色方面,图集采用静态纸媒体与动态多媒体相融合的创新模式,设计元素与内容选题相关联的表达方式,信息图表与专题地图相组合的创意版式,地域特点与色彩重构相结合的装帧形式。最后提到持续更新该系列图集,可为陕西省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周美君在报告中介绍了《重庆市自然资源地图集》的设计思路——首先图集确立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设计概念,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逻辑编织搭建图集结构,并在色彩、封面等美术设计上将此概念贯穿始终。同时,选取部分图集内容为案例展现生命共同体逻辑的编制实践。从山水本底入手,对重庆市各类自然资源分布、数量、质量以及开发利用情况做简要介绍,较为沉浸式地展现了重庆独特的自然禀赋,以及各类自然资源与当地产业发展、居民生活的交融关系。
中煤地西安地图制印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耿嘉在报告中介绍了中煤地西安地图制印有限公司在数字时代下提供的地图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单位概况、地图一站式服务内容、取得成果与所获荣誉、技术积累与优势以及大数据时代地图编制印一体化等内容。他表示,中煤地西安地图制印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的印前制版系统和地图设、编、制、印水平居全国同行前列的技术优势,可为客户提供地图设计、编制、印刷、系统开发等服务。其次介绍了公司承担的大量图集设计、编制、印刷及应用系统开发项目,并获得了多项荣誉。在大数据时代,公司将继续深耕专题制图领域,提供优质的地图一站式服务。
武汉大学《测绘地理信息》执行副主编汪宏晨在报告中介绍了《测绘地理信息》现已开辟“高端论坛”栏目,组建了《测绘地理信息》理事会,创建了优先出版制度,组织专栏专辑,完善投审稿流程,实行精准推送,走进校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举办各种讲座,将《测绘地理信息》打造成一个行业内领先的期刊。
《测绘地理信息》拟出版“地图集创新与发展”专辑,拟定专题方向为以下6个:1)地图编制新理论与新方法;2)地图集编制多维创新设计;3)人工智能驱动的地图集编著;4)地图集出版与知识传播;5)地图集编制工艺技术链创新;6)地图集数字产品与衍生服务。并已在投审稿系统中设置好“地图集创新与发展”栏目。希望各位学者踊跃投稿,打造成地图界的标杆。并倡议本届大会报告以及优秀论文将在《测绘地理信息》(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择优集结刊出。
河南大学王光霞教授的报告主要包括地图集选题特点分析、地图集内容到目录的知识建模、地图集数据到图形的表达建模、地图集发展思考等四个方面。首先,对地图集选题进行总结分析,总结了历史地图集等3个主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5个因素。其次,对比目前地图集内容体系设计方法进而展示了地图集内容体系智能设计方法。然后,从数据挖掘知识化、知识表达科学合理一符号系统逻辑性两个方面介绍了地图集数据到图形的表达建模,在知识表达部分通过图片展示了同类知识表示方法比较和知识叠加表示方法比较。最后星空体育官方网站,从地图集要素表达变化和新型地图集(融合新媒体的地图集)等方面对地图集发展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南希的报告围绕地图集简介、创新、应用及阶段成效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南亚与中国毗邻,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关键地区和天然伙伴。这本地图集在地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风险、社会经济等地球大数据驱动下,围绕南亚关键资源环境问题,开展大数据知识制图,面向“一带一路”建议在南亚的重点工程、宏观政策和跨境投资的科学决策,提供地图知识产品和参考地图文献。这部地图集立足共建“一带一路”的需求,选题具有时代性和思想新意,内容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反映了我国在南亚地区资源环境领域近期的研究成果,对资政建言和规划决策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效果。
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业务管理中心主任卜庆华的报告从古旧地图的价值、古旧地图集整理与出版现状、古旧地图集整理与出版实践、区域(城市)古旧地图集整理与出版的思考四个方面展开介绍。古旧地图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其对于治理江河、建筑史和城市史研究、解决领土归属和边界纠纷、研究海域管理、历史海岸线与地貌变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报告系统梳理了近几十年来综合性中国古旧地图集、区域古旧地图集、城市古旧地图集、专题古旧地图集、馆藏古旧地图领域的出版现状,并结合实践对区域(城市)古旧地图集编制出版的价值和意义、驱动模式、编排体例、编辑设计进行思考,为区域(城市)古旧地图集编制出版提供有益借鉴。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图研究所教授唐曦的报告主要包括重新发现“ATLAS“、地图集现状与问题、地图集存续发展路径与关键、探索新起点四个部分。首先,从Atlas词义缘起与概念核心的回溯出发,倡导应将Atlas作为一种开放包容的知识整合集成框架。其次,从地图集内容和形式上梳理了地图集现存的主要问题和设计瓶颈,并以1953年版《The Geo-Graphic Atlas》等优秀地图设计作品作为“他山之石”给予启发,指出返本开新、信息设计是地图集存续发展的可选路径,并将多元融合的定制表达、叙事导向的架构传达模式作为具体优化策略,明确“为谁服务”是关键。最后,提出形制不拘、选题破界、内涵提升是探索地图集设计制作的新起点。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任福教授的报告介绍了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资源需求增加和大国对话博弈等复杂背景下,极地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被赋予独特的政治、经济、科学和军事意义。任福教授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预期目标三个方面进行报告分享,以地理空间为切入点,从环境、资源和战略等多个维度,实现对极地地区全面、深入的信息分析,建立极地多源信息融合与制图的方法体系,完成第二版《南北极地图集》总体设计书的研编,为极地科考和极地治理等战略决策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进而提升我国在极地事务中的国际影响力。在报告的最后,任福教授强调了地图集编制的“十度思维”:升尺度,拔高度,崛深度,拓广度,多跨度,增维度,细粒度,宽角度,强粘度,做恒度,针对地图集编制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22场专家报告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我们看到了地图集如何巧妙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有力应对信息时代的种种挑战;通过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极地探索等领域应用实例,见证了地图集在策划选题、内容编排与形式设计上的精妙构思;领略到了地图集特有的文化魅力,无论是古地图的整理出版,还是现代图集中融入地方特色与文化元素,地图集不仅承载数据信息,更是文化与记忆的载体。
这些精彩的报告为地图集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文化传承以及战略应用指明了方向,激励着每一位从业者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同书写地图集编制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一个门店一名员工,“咖啡店已接近小吃摊模式” 风波下的Manner依旧人手紧缺⋯⋯
《玫瑰的故事》开分,网友热议!导演:没有续集!“刘亦菲同款”爆火,老板:已卖断货,播出当晚就有人来问
7名研究生花上万元请导师、同门吃饭,直言毕业季“谢师宴”快成师门传统...
“妈,我在新加坡很好,就是有点儿...”揭秘留学生光鲜背后的孤独与挣扎!